北有嘉鱼

曾用名:嘉言懿行17
爱好秦汉三国史,脑洞止不住文笔跟不上的段子手

© 北有嘉鱼

Powered by LOFTER

【非斯非】韶华不为少年留(十三)爱臣

前文链接:(一)兰陵(二)罚抄(三)五蠹(四)辞归(五)面君(上)(六)面君(下)(七)孤愤(八)存韩(九)郑国(十)逐客(十一)入秦(上)(十二)入秦(下)(番外)君子六艺 

本章大段OS预警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“爱臣太亲,必危其身;人臣太贵,必易主位……千乘之君无备,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,以徒其民而倾其国;万乘之君无备,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,以徒其威而倾其国。”——《韩非子·爱臣》


秦王言出必行,次日午后便将韩非迎入宫中。许是秦王已经猜到韩非的毛病越是人多拘谨之时发作得越厉害,便也省去了那些繁文缛节,将其安置在鲜有人迹的西偏殿,远离群臣留宿时的居所,近前也只让他那从韩国带来的仆从侍候,只派一队侍卫远远地保卫着他的人身安全。

韩非也受用,整日里就是闷着头读书、写作。秦王隔三差五地便会召其前去,讨论治国之道,也偶尔来西偏殿拜访,取走一些新作。只是两人所谈内容只限理论层面,并不曾涉及具体的国政。

这一日,秦王又和韩非讨论驭臣之道。韩非此次所献乃《爱臣》一篇,说起来这本是要献给韩王的,谁知还没传到韩王手里,就被那些近臣扔了出来。


“大王可以想想,如今您的身边是否有人,车驾百乘、财产千金,在大臣与诸侯之间风光无限;又是否有人,禄不过千石,却仗着大王宠幸,插手自己分外之事,以至于某些高官都忌他三分?”韩非正说着,內侍来报,姚贾、李斯来见。

秦王正思忖着身边是否有人如此大胆,听得二人的名字,一时陷入了沉默。

“大王,姚贾、李斯求见。”见秦王不语,內侍便又通传了一遍。

“寡人好像不曾诏他二人进宫。”秦王冷冷地说。

內侍一愣,什么时候这俩人要面君不是说来就来,仔细观察着秦王的表情,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,只得试探着问:“那……下官让他们回去?”不想被秦王一眼瞪了回去。

韩非的嘴角动了动,垂下眼睑,若有所思。

“照先生所说,寡人需要疏远那些近臣?”秦王问道。

“不错,大王若想保王业,就不得不提前设防,所以明君驭臣依靠律法,立足于防备。更不能随意赦免死囚、宽宥罪犯,使得君主的威势丧失【注1】。”

还没等秦王细细思考韩非的话语,那內侍就又回来道:“大王,廷尉求见。”

“正说着,管律法的就来了。”秦王摇摇头,坐直了身子,“快入秋了,想是为了勾决今岁的死囚名单而来。”

韩非刚刚站起身,廷尉王绾就已经风尘仆仆地到了殿前。秦国素来重刑杀,掌管刑狱的廷尉一定是个大忙人,也定是从咸阳马不停蹄、日夜兼程到此。

秦王望着王绾呈上来的一整箱书简,摇了摇头,叹道:“廷尉还真是恪尽职守啊……”

王绾一抱拳,说道:“谢陛下夸奖,为陛下尽忠是臣的本分!”

“噗……”一个没忍住,韩非差点笑出了声。都说关中的老秦人是直肠子,看来这位王廷尉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秦王揉了揉太阳穴,指着地上的书简苦笑着对韩非说:“前些日子先生还在讲‘无为而治’,这下,怕不是要觉得寡人事事躬亲了。”

“其实不然。”韩非轻笑,“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,操杀……杀生之柄,生杀决断就是最当亲为之事。倘若大王厌恶亲……亲政之劳,使生杀之权落入他人手中,反倒会危……危及国运。【注2】”

王绾抬头看了看这位陌生的客人,待其离开后,开口问道:“这就是那个韩非吧?单听他刚才的一番话,倒是一片赤诚,不知陛下是否已经赐其官爵?”

“还没有,廷尉以为韩非堪当何职?”

王绾略一考虑,说道:“韩非既是长于著述,不如封其为御史,上能劝谏君王,下能修筑典籍。”

“也不失为一个选择……”秦王望着韩非离开的方向,若有所思,“只是……唉,罢了……”

其实秦王早就想过,韩非和李斯同学帝王之术,既然李斯能助自己处理政务,他韩非也未尝不可。况且,李斯没有说错,单从韩非所作的政论和对时局的分析来看,他的学识或许真得比李斯更胜一筹。只是他们韩人颇会使间,虽然自己先前曾在姚贾和李斯面前信誓旦旦地拿商君作比,但毕竟前有《存韩》一书,后有郑国之祸。若是许其高官,那便放任其进入了权力中心,怕是引狼入室;若是封他个无关紧要的小官,又怕是怠慢了人才。

想到这里,秦王的头比看到一箱公文时更疼了。

 

虽说给韩非封官的事情是暂时搁下了,可秦王却默许了韩非议政。秦王身边的近臣,丞相、国尉、御史大夫、廷尉、治粟内史他全都见了一个遍,虽说大家都曾嘲弄过韩非的口吃,但久而久之也都为韩非之才所折服,尤其是国尉尉缭。尉缭曾说:“赏禄不厚,则民不劝。”且治军需“审法制,明赏罚”【注3】。韩非则主张以“二柄”控制臣下,何为“二柄”?二柄者,刑德也,杀戮之谓刑,庆赏之谓德【注4】。于是两人一拍即合,时常在一起讨论兵法,尉缭也没少在秦王和其他臣子面前说韩非的好话。到了后面,就连先前赌气的姚贾,读了韩非之书以后,也在感叹韩王的愚蠢,庆幸韩非入秦能让秦国少了个祸患。

一时间,秦王身边的近臣都和这位“新宠”开始称兄道弟,只有李斯,总是远远地看着,见了面也只是冷冰冰地客套一句“韩使安否”。

 

“寡人听闻二位最近喜欢在一起讨论兵法。”秦王对着座下的韩非和尉缭说道,“我秦已连续两年无大灾,今岁更是收获颇丰,是出兵的好时机,寡人倒听听你们二位有何见解?”

终于还是来了——韩非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

尉缭是个爽快人,也不谦让,张口便说:“此次大王若想大动兵戈,不如兵分两路,北攻赵国,南取魏地,可为将来……”他看了一眼韩非,接着说,“可为将来的战事占尽先机。”

将来的战事是什么,韩非当然明白。尉缭是个讲情义的人,他在避讳什么,韩非当然看得出来。三晋之地就堵在秦国家门口,明着是打压赵、魏,谁知又是不是为了使灭韩时无有后患。

“韩先生怎么看?”秦王问道。

“秦军……秦军若是出兵两国,只怕……只怕是六国合纵,不好对付。”韩非斟酌着用词。

“六国合纵向来是表面上一团和气,实际上离心离德。”尉缭说道,“不过韩先生所言不无道理,还需多打探消息,若六国真有合纵之意,便离间之。”

“这个不难。”秦王笑笑,“姚贾做这事可是轻车熟路了。”

这时,秦王身边的內侍又跑进来禀报说:“长史李斯称有用兵之策,大王非见不可。”

都三次了,还真是个急脾气。——秦王心下笑道。

 “让他回去,寡人正和国尉以及韩先生讨论用兵之策呢。”秦王摆出一副冷脸,命令道,又转头望向韩非,“韩先生觉得该如何出兵呢?”

“这……”韩非心中还在消化着秦王口中的“轻车熟路”,又想着李斯前来献策定是和攻韩有关,乍然被问,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,只推脱道:“外臣不如国尉熟悉军情,还……还望大王给些时日,外臣定会将……将计策献上。”

想来秦王知道韩非在人前说话困难,便没把这些异常放在心上,也没再追问韩非,只顾着和尉缭。

 

殿外,李斯满心期待地问道:“赵卒史可有将话带到?”

不错,如今在秦王身边的就是刚刚调任的赵高,正是因为和李斯有旧,才敢在秦王面前多说几句。

“大王在与国尉和韩非讨论用兵之策,还请长史先回。”

“韩非也在里面?”李斯的嘴角抽动着,握了握拳,转身道,“那我改日再来。”

“李长史出的好计策!”

李斯正要转身离开,就听得赵高在身后来了这么一句,不由得驻足问道:“赵卒史何处此言?”

“下官自韩非入秦就一直在秦王身边,听闻这位韩国公子是李长史引荐的,又听说韩非和先生有同门之谊。下官也多次听过,李长史主张‘灭韩以震诸侯’,而韩非是韩国宗室,想来必会为韩国说话。先生机敏过人,不会看不破这一层,更是‘无利不起早’。想来令韩非入秦不过是想借大王之手除去仕途上的障碍。”

“哼……”李斯冷笑一声,“我看你是书读多了,他韩非又不是孙膑,我李斯也不是庞涓。”


殿内,秦王想象着李斯听到回话的表情,暗自发笑。

其实,有那么一瞬间,秦王也想过自己是否对李斯过于宠信,毕竟韩非文字的感染力比疫病还要厉害,一旦沾染便挥之不去。那感觉,就像自己刚回秦国时生的那场大病,一连几日都发热头晕,什么针灸草药皆无半分效果。也多亏后来父王和仲父逼着自己习武骑射,身体越来越好,便再也没有生过这样的病。想到这,秦王心中感叹,好在寡人是在几近而立之年读到韩非之书,若是在十年前,自己还没见识过这天下的争斗时,保不齐真要被他牵着鼻子走了。

至于为什么晾着李斯……毕竟先前他还是在寡人面前动了小心思,故意避及了韩非的言语障碍,在大殿之上来了个措手不及。李斯恐怕也清楚,韩非口吃一事并不会成为自己用韩非的障碍。李斯何其聪明?这位可是在自己有除吕不韦之心前就提前想到了吕不韦的结局,早早地站在了自己一边。再说了,我秦什么歪瓜裂枣没见过,就算他这毛病是独一份吧,那也总比某些上来就把寡人骂一顿的强吧?那个对寡人容貌妄加评判的家伙不也正好好地坐在这吗?他李斯会想不到这个?

你问那为什么还要晾着李斯?——秦王也是人啊,而且是个不到三十岁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耍个小脾气不过分吧?

只是这一来,不明所以的路人就以为秦王是真的因为韩非而厌弃李斯了。

 

“尉缭兄,在下有一事请教。”出门后,韩非拉住了尉缭,“这个姚大夫真的那么神通广大,可以不费兵甲,轻易破六国合纵吗?”

“贤弟来得晚不知道,姚贾的确有一手,在六国朝廷中都有眼线不说,当年破四国合纵可是立了奇功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韩非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四个字,难怪他一见姚贾就觉得面熟,想来经常神出鬼没于韩玘府上人便是他无疑了。曾经多少人的谋划,就是这样毁于细作之手。

“贤弟,为兄还有一言。”尉缭见他这般,语重心长地说,“既已入秦,便应安心仕秦。”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注1】“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,尽之以法,质之以备。故不赦死,不宥刑;赦死宥刑,是谓威淫。”《韩非子·爱臣》

【注2】“术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责实,操杀生之柄,课群臣之能者也。”《韩非子·定法》

恶自治之劳惮,使群臣辐凑之变,因传柄移藉,使杀生之机,夺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《韩非子·三守》

【注3】出自《尉缭子·战威》

【注4】出自《韩非子·二柄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中对于韩非入秦以后的记载是“秦王悦之,未信用”。想想也是够倒霉的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好了剩下的是我的碎碎念,只看文的同学可以走了。来来来,看看冷圈和热圈的区别(捂脸)。左边是我在lofter上发的第一篇文章,算是我写过的历史同人里热度比较高的了;右边是凌晨四点投稿到欧美圈的东西15小时以后的热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
评论(12)
热度(82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2019-06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