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有嘉鱼

曾用名:嘉言懿行17
爱好秦汉三国史,脑洞止不住文笔跟不上的段子手

© 北有嘉鱼

Powered by LOFTER

【非斯非/清水】韶华不为少年留(三)五蠹

前文链接:

【非斯非/清水】韶华不为少年留(前言+第一章?)

【非斯非/清水】韶华不为少年留(二)罚抄

史料缺乏,私设如山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始皇三十四年二月,雪后初晴。咸阳城的官署内不断冒出浓烟,夹杂着烧焦木竹的味道。已然年逾古稀的左丞相李斯正站在窗前,漫不经心地望着窗外自己一手织就的景致,任由冬日里的寒风撩起自己额边细碎的白发。

 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。你说的没错。”他喃喃自语道,“只是,你大概不会想到这事最终会是由我来实现吧?”

“丞相?”一声稚气未脱的呼唤伴随着“噔噔噔”的脚步声从堂下传来,可窗前人却是一动不动,似乎并未听到屋内的动静。

“或者说,你没想到此事只会、也只能由秦来实现?”李斯继续自言自语。

“丞相!”年轻人已跑到了他身后,提高了嗓门叫道。李斯被他一惊,猛地缓过神来,转身一看,眼前站着的竟是小皇子胡亥。胡亥还未加冠,在诸皇子中又甚是活泼,因此深得皇〇帝的喜爱。

小皇子见状,赶忙凑到李斯身边说,“今日是焚书的大限,我听兄长说丞相在朝议上首倡废止私学、教民以法令。如今大功告成,丞相应该高兴才是,怎么却一脸愁容,可是因为身体不适?”

“谢公子关系,老夫身体无碍。”李斯摆摆手说,“不知公子来相府有何见教?”

 “父王说我顽劣,叫我多读书,可平常师傅教的我都已经学会了,所以不知道该读些什么。”胡亥挠挠头,“要是能学得丞相这样的独到见解就好了!”

李斯挤出一个礼节性的笑容,继而正色道,“公子可知前日提议并非我首创,乃是韩子书中语句。”

“韩子?”胡亥急忙说,“那丞相就把韩子的书借给我研习吧!”

“《韩子》五十余篇皆在御史、太傅处有存档,公子何必跑来我这?”

“哎呀,丞相博学广知、藏书众多我早有耳闻,再说了,若是御史、太傅他们都知道了,那兄长们也都知道了,我还怎么讨父王欢心啊!”胡亥一边说还一边拉着李斯的衣袖。“罢了。”李斯心想,大约也觉得这位是小孩子心性,便不再多问,带着他走进了藏书室。

藏书室内,一卷卷书简封在锦囊中,正整整齐齐地摞在书架上,李斯打开最上面的一卷,一列列文字跃入眼帘:上古之世,人民少而禽兽众,人民不胜禽兽虫蛇。有圣人作……

“呀!这什么字啊?!”胡亥抓住一端,把书简拉到自己眼前,“是何人这么大胆?居然敢不用朝廷颁布的规范字……”

“只是……一位故人。”李斯抚摸着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字迹,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三十五年前。

 

初雪后的兰陵格外晴朗,学府上下的人都出门去活动筋骨,只有李斯窝在书房里,借着这难得的光亮,伏在书案上奋笔疾书。“李斯!”突然,背后传来一声怒喝,还没反应过来,李斯的后脑勺就已经结结实实地挨了一下。就在他准备和打人者理论一二的时候,那人却已经走到书案前,拿起了那份即将抄完的书简,对着窗外的阳光读了起来。

“非……非弟?”李斯看清了来人,顿时心虚起来。

韩非把书简一合,在他眼前挥了挥,质问道:“你小子怎么又偷翻我东西?!”

“非弟的好文章都自己藏着,我想看就只能学些鸡鸣狗盗的本领喽!”李斯笑着说。

“你当真觉得这是好文章?”韩非问。

“我光顾着抄,还没细想里面的内容,不过非弟下笔百言,自然不会错。”李斯一边说着一边让出了一半的席位,韩非也不客气,走过去坐到他身旁。

“老夫子注重礼义,推崇五帝、三代所行的治世之法,实在是荒谬。古时人少财多,所以人们都轻视财物;古时条件艰苦,所以尧舜把自己天子的地位看得很轻,现在早已不同。制定政策总要根据财物多少、权势大小的实际情况来吧?这就是所谓的‘事因于世,而备适于事’。更何况,民者固服于势,寡能怀于义,要是当今的君主还用‘仁义’来治国,又怎么能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呢?”

“是这个道理。”李斯点点头,“就好像如今的秦国四世有胜,兵强海内,威行诸侯,不是依靠的仁义,而是顺势而为。”

“没错。”韩非得到了身边人的赞同,顿时来了精神,干脆站起身,拿手比划着,“现在的君主,总是鼓励那些危害国家的人。我把这些人分成了五类,一是学者,动不动就提先王之道,想要扰乱视听、破坏制度;二是纵横家,到处游说,借助外国之力替自己谋私;三是游侠,号称是仗义行侠,实则是违法乱纪;还有逃避兵役的人和商人,他们不从事耕战,国家负责耕战的人少了,也会变得贫穷。这五类人如同一个国家的蠹虫,如果想要得到天下,就必须除掉这‘五蠹’。”

“那要怎样才算是除掉了‘五蠹’呢?”

“问得好!”韩非抚掌道,“明主之国,无书简之文,以法为教;无先王之语,以吏为师;无私剑之捍,以斩首为勇。”

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,以斩首为勇……”李斯一边若有所思地重复着,“非弟的这番见解实在是精辟,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了。”

“惊世骇俗……”韩非苦笑道,“我看是困难重重。就算是老夫子那样的大儒看到,怕也不会认同其中的分毫。”

“非弟不必自忧,你想商君入秦前,秦军不是也没有斩首记功的规定吗?总会有一位明眼之君识得真金、推行此法的。不过嘛……”李斯话风一转,脸上竟浮现出一抹坏笑,“老夫子若是看到你把他比作宋国守株待兔的蠢农民,怕是要气昏过去了。”

“噗——”韩非也被逗乐了,拍了拍李斯的肩膀,重新拿起了书简端详着,“啧啧啧,斯兄,你的字倒是真的好看,不如你抄的这份就送给我吧?”说着就把那卷书简揣进了袖子,抬腿便朝着门外走去,只留下一句:“你的字迹清晰,看着方便嘛……回见了!”

“哎不是!”李斯反应过来伸手去拦,可人却已经走出了书房,“可是你这字我看着不方便啊!喂……”

 

“丞相,丞相你怎么了?”胡亥一语惊醒梦中人,“丞相你不是说要带我来找书吗?怎么不说话了?”

李斯回神,默默地收起嘴角扬起的笑容,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书简卷起,放回原处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。他另挑了一卷递给小皇子说:“这是我命人誊抄的《五蠹》一篇,公子若要修习《韩子》,可从此篇开始。”

“哦。”胡亥接过书简,又拉了拉李斯的衣袖问道,“丞相不亲自教我吗?”

李斯扯回自己的袖子,答道:“相府公务繁忙,老夫有心无力。不过公子的师傅颇通刑狱律法之事,相信他一定会教好公子的。”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文李斯和韩非的部分对话改编、节选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和《荀子·议兵》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我算了一下,《五蠹》全文4700字,按照每块木牍上写35字左右,需要大约135片。每片宽0.6厘米的话,全文长81厘米,确实可以卷成一卷,被一个人拿在手里。【奇怪的关注点】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小剧场的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韩非:我有两个问题。

李斯:你说。

韩非:他看完《五蠹》后还有没有来找你借别的?

李斯:这个……

韩非:他后面曲解我的文意都是你懒得教的原因?

李斯:明明是他没好好教@赵高

韩非:你别啥事儿都推人家头上,你看看你说的那话,“通刑名律法”,我写的东西跟“刑名律法”有半毛钱的关系了?

李斯:都是设定,设定啊,不要当真



评论(9)
热度(118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2018-09-14